台北大橋扶輪社

扶輪四大考驗: 一切是否真實? 是否各方得到公平? 能否促進信譽友誼? 能否兼顧彼此利益?

關於大橋

創立於2000年10月30日

台北市大橋扶輪社(慣稱︰台北大橋扶輪社)於2001年02月19日授證,由台北大同扶輪社輔導成立,創社時期社友人數27名 (平均年齡39歲)。原隸屬於國際扶輪第3480地區之第八分區。於2017-07-01,變更為第3482地區之第四分區,並於2023-07-01起,變更為第3482地區第四之一分區。

「台北大橋」歷史

莊永明教授敘述之「台北大橋」

History of「Taipe Ta-Chiao Bridge」by Prof. Juang

淡水河域 源遠流長

淡水河全長一五九公里,是台灣第三大河,僅次於濁水溪與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但是淡水河的河域面積廣達二、七二五平方公里,居全台第二,排名只在濁水溪流域之後。淡水河的三大支流是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原名大嵙崁溪)構成,基隆河發源於平溪鄉石底之西,為台灣東北角的重要水系;新店溪的源頭有南勢溪和北勢溪兩大支流,上游的大漢溪源於大霸尖山、品田山、池有山等諸山北麓,大漢溪和新店溪在板橋江子翠(舊名港仔嘴)附近會合成淡水河。

迤邐婉延的淡水河,發源於「山之巔、雲之鄉」的雪山山脈,從海拔三千餘公尺的高度,沿著壯偉嶙峋的山勢,湍急直下,汨汨而流,經桃園台地,流入台北盆地,帶給了此略成三角形地區無限的資源,更孕育了「台北文化」,因此源遠流長的淡水河,有了「台北母親的河」之稱。


先有渡口 再架橋樑

淡水河流域早期的精華地,在流域的東岸是所謂台北「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從清代、日治以來,這三個聚落的發展,先後有序,而且各有其成長背景,也各有獨特的街市性格。艋舺和大稻埕都有過商船麕集、帆影林密的年代,曾為台灣北部重要港埠,唐山帆船(戎克船)遠行中國、日本、東南亞,淡水河的舟船來往,締造台灣經濟在世界的知名度。台北盆地的內陸交通,因有淡水河之隔,而有「城鄉差距」的現象;早年依靠渡口之設,以船接駁,解決問題,而後橋樑架築,更使淡水河兩岸,緊密連繫,不再憑河相望。


台北木橋 史料不全

淡水河始有橋樑,應是清末劉銘傳主政台灣時代的鐵道建設,台灣第一條鐵路是在一八八七年動工,僅修築基隆至新竹段;一八九一年,劉銘傳辭台灣巡撫職,「人離政息」,而告停頓。此段鐵路由「大稻埕火車票房」為起點,北上行至基隆,南下行抵新竹;火車南行,經大稻埕往三重埔,往新莊直行,過龜山而到桃仔園(今桃園),再往新竹前行。因此必需跨過淡水河,其路線經陳正祥於(台北市誌)考證為:「大稻埕淡水河上之大木橋,亦於同年(指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竣工。按劉銘傳所建之鐵道,其路線與現在的縱貫線不同;起站在河溝頭(今省立醫院後面;按:指今鄭州路中興醫院,日治時代「赤十字病院」。)通過圓環、媽祖廟及太平國民學校後邊而至大橋頭站,再經淡水河上之大大橋,過新莊與龜崙嶺而達新竹。當時之大木橋可局部開啟,每日二回,放船舶過橋。」

「淡水河大大橋」的設計圖,文獻資料未能見及,施工狀況也不可徵,「其後木橋為洪水沖毀,乃代以渡頭」。大稻埕渡頭口在大木橋南側,對這條橫跨淡水河的鐵路橋樑,王國璠在(台北市史畫集)有一段描述文字:「光緒十四年五月,巡撫劉銘傳議建,初召英商承造,因費用過鉅作罷,嗣用廣東人張家得之言,改為木製,許之。十五年春始工,越年完成,全長一千四百九十八尺,近岸處砌石為磴,設鐵製機捩,可自由開啟,啟動直徑二十三尺,以供船舶航行,橋上除敷陳鐵軌外,兩側有人行道,其寬可通輿馬,想見規模之壯偉,架橋石材,取給於觀音山,因係官地,不給值,僅付運費每方(寬一尺長一丈)一元八角至二元五角,鐵料部份為松滬鐵路舊品,不足者皆委由瑞記洋行向外採購,至於木材均伐自大嵙崁內山,二十三年八月,為颱風暴雨所襲,沖毀幾及三分之一。時日人已據台灣。仍就原狀修補。」王國璠所記台北大木橋興築年代,與陳定祥之述,有所出入。


台北鐵橋 七跨河上

近人印象深刻的「台北大橋」係於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八日舉行竣工典禮的鐵橋,立於橋上,可眺望觀音山、七星山、大屯山諸峰,景色宜人,「鐵橋夕照」還被選入「台北八景」之一。鐵橋選擇在大木橋之下游五十尺築建,歷時三年七個月始告完工,經費四十四萬日元;七跨鐵橋長四百三十四點五公尺,寬八點五公尺,高十點三三公尺,中央車道五點八公尺,兩側步道共二點七五公尺,東端橋頭引道由太平町(今延平北路)直下,西端橋尾則接三重埔(今三重市)。彼時屬大稻埕的太平町是商賈雲集,而新莊郡管轄的三重仍是「草埔」一片,相距甚大。淡水河的台北大橋,和基隆河的明治橋(後改名「中山橋」)、新店溪的昭和橋(後改名「光復橋」),是老台北市人記憶中的台北三大公路橋樑,也是最壯麗、雄偉的三座橋樑。


橋頭橋尾 南北差距

台北大橋的起端,在大橋町,俗稱「大橋頭」,是大龍峒與大稻埕的分界點。大龍峒在前清年代,是書香之地,有「十步一秀(秀才)、百步一舉(舉人)」的美譽;大稻埕在原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盛譽的艋舺衰退之後,於一八六○年代台灣開港後,因有茶香歲月即造就了商賈雲集、茶行林立。大橋頭之北的大龍峒和之南的大稻埕在日治時代的「太平町」(今延平北路)形成台灣人的商圈後,大橋頭的北面,發展停滯,而大橋頭的南面,進步迅速,形成了「島都」台北市的商業重鎮。台北大橋兩岸更形成了「台灣南北」的對比;大橋的西岸三重埔原是台北市的「後菜園」,而且在日治時代被視為「洩洪區」,每年颱風季節,淡水河上游急速沖刷的洪水和海水倒灌,為台北市分擔水量,所以無堤防之設;五○年代,台灣經濟逐漸轉型,輕工業興起,從事「加工」人口日增,農業生產乃呈疲態,大量「中南部移民」湧向台北、尋找工作、覓尋機會,這些來自台灣「中南部和東部外勞」的心聲最好寫照,就是葉俊麟所填日本歌調的(孤女的願望),「繁榮的都市,台北對叨去?」「出外人」來到台北市謀職,填補了短缺的勞動力;這些「出外人」跨出的「第一步」就是台北橋。

「台北居、大不易」,向台北市「向前行」的出外人,來到了台北大橋的尾端-三重埔。北上謀職的「外埔人」,他們購屋、租房都不敢再跨越淡水河,擇居大橋的首端-台北市,因為市區高價的房價、昂貴的厝租令他們心生畏懼,為減免沈重的負擔,茲得在三重埔或鄰近的二重、新莊、蘆洲……等地,覓找棲身之處;望河興嘆的現象,所以一座橋樑之隔,形成了南與北的對比,城與鄉的差距,也就是說從橋頭的大稻埕進入了橋尾的三重埔,民俗、風情迴然有異,宛如從台北市街走進了台灣南部。


太平街市 台灣驕傲

橫跨淡水河的台北大橋,東、西分隔「台灣北部」、「台灣南部」;南北分界則為「大龍峒」、「大稻埕」。日治時代完工的七跨鐵橋,引道設在南北向的「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也因此造就了有「台灣人的市街」之稱的這條晚於港町(清末的千秋、建昌街)、永樂町(今迪化街)的店舖的繁榮,成為台灣人擇居置產的精華區。太平町是台灣人的經濟實力在一九二○年代打造的「本島人市街」,以和城內的「榮町」(今衡陽路)一別苗頭,榮町是日本人所稱的「台北銀座」;在日本殖民政府刻意規劃下,成了日治時代的「模範市街」,建築雖有歐美風格,但畢竟是「大和民族」的生活圈,而由台北大橋引道迤灑而下的「太平通」,則有「台灣本色」,是台灣引為自豪的市街。「太平通」(今延平北路)和「永樂町」(今迪化街),有不同風格的建築,「永樂町」是大稻埕第一街,清領時代繁盛街區在南街、中北街,它於一八五○年代後即逐漸成市,造就了日後南北貨交流中心,而一九二○年代成街的「太平通」,建築已脫離「巴洛克裝飾」華麗圖案,趨向現代品味,可謂相映成趣。一九二○年代是台灣人的「自覺年代」,蔣渭水以其診所「大安醫院」為中心,掀起非武裝民族抗日運動,而「台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胎動期也肇造於大稻埕。日治的一九二○年代、因台北大橋而得名的「大橋町」與太平町為界,在清代屬於大稻埕,今屬舊大同區(未合併延平區、建成區之前)的南端,舊地名有枋隙街、國興街、依江里街、四崁仔。以今日的範圍視之含蓋環河北路北段、民權西路、迪化街二段、延平北路三段一帶。



大橋之名 心坎永懷

七跨鋼架鐵橋後因交通壅塞和防洪需要在一九六六年七月拆除改建水泥橋樑,費時三年,於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完工通車,主橋的跨徑與原六十二點三公尺同,但為配合台北市、縣兩岸堤防的高度增加,橋下的七孔改為九孔。改建後的台北橋引道由延平北路延伸到重慶北路,又因三重、新莊、蘆洲等「台北衛星城市」人口激增,乃再做一次重築,一九九六年七月十六日,又費了五年的改建期始完工,引道也再度伸展至大龍街。水泥橋樑取代了鐵橋,台北橋也因而失去了「地標」的地位,但是人們對「大橋」的印象,仍然深刻。

台北橋附近,前有台北基督教長老教的「大橋教會」、延平北路三段四號的「大橋戲院」,甚至日治時代創校的「大橋公學校」,仍以「大橋國民小學」招收以「大橋頭囝仔」為主的莘莘學子,培養基礎教育。淡水線捷運,位於雙連站與圓山站間的民權西路站,台北捷運公司在此設立的「站名史記」,也不忘提及台北大橋的歷史沿革。車站是旅人的記憶,橋樑也是在外人與出外人的感情記憶,台北大橋,歷盡滄桑,但是在人們的心中,記憶永恆,悠悠流上,橫跨其上的是不被流水割斷的血脈。


竹山人張達修(篁川),著有(醉草園詩集),留有「台北橋晚眺」詩:

鰲梁隱隱跨江頭,策杖人來散旅愁;

北里胭脂明夕照,西風簫管起中流,

蒼茫古渡鴉翻日,指點新莊鷺有洲,

蹀躞黃昏時極目,滿隄燈火上紅樓。

鹿港人莊幼岳(後居台北松山),著有(紅梅山館瑣稿),內有「台北橋晚眺」-甲申初秋一詩:

不上稻江已五年,煙花曲巷已蕭然;

衹餘台北橋邊景,風月依然屬釣船。

拂鬢西風分外清,水門一路有江聲,

夕陽恍似閩江上,片片飛帆畫裡行。

水上漁舟渚上蘋,晚風扶夢到江濱;

行人莫向城中望,多少樓台罩軟塵。

向來寵柳驕花地,別有幽區隔市闤;

千尺鐵橋一江水,亂山何處是鄉關。